張巡是唐代真源縣的縣令,為官清正廉明,文武雙全,尤其精通兵法。
安史之亂時附近州縣紛紛投降了安祿山,真源縣所屬的譙郡太守楊萬石也投降了叛軍,并逼迫張巡相從,張巡率兵一千余人奮起反抗討伐叛軍,后來與單父尉賈賁會合,共計兩千余人駐守雍丘城。
叛將令狐潮率兵四萬余人攻打雍丘,賈賁戰死,張巡也受了傷,但他奮不顧身堅持戰斗,士兵們都深受鼓舞拼死奮戰。
兩個多月過去了,大大小小經歷了數百次戰斗,雍丘城仍自巋然不動。
可是畢竟是狐城無援,糧食缺乏不說,就是守城用的箭也差不多射完了,如果敵人再來進攻,沒有箭就很容易短兵相接,這對敵強我弱的形勢是非常不利的。
怎么辦呢?張巡苦苦思索,終于想到了一條妙計。
這天晚上,月光朦朧,城里城外一片寧靜,忽然圍城的哨兵發現城頭有情況!他連忙跑進營帳把正在熟睡的令狐潮叫醒,令狐潮披衣而起,借著月光向城頭望去,果然城頭上一陣人影晃動,隱隱約約有無數身穿黑衣的士兵沿著繩索往城墻下滑。
哼!他們居然想夜襲突圍,給我射!令狐潮命令一下,弓箭手們對著黑影萬箭齊發,黑影紛紛墜落城墻,不少的又在往回爬。
再射!再射!弓箭手們一陣陣亂射。直折騰到天蒙蒙亮,令狐潮才發現,那些黑影哪里是什么士兵原來全是些身穿黑衣的稻草人。
就這樣,張巡用草人借箭之計,一夜之間賺了令狐潮數十萬支箭。
第二天深夜,城頭上又是一陣人影晃動,隱隱約約又有身穿黑衣的士兵沿著繩索往下滑,圍城的哨兵看見了覺得好笑:哼!又想來賺我們的箭,看你們耍些什么鬼花樣?于是便不去報告。
誰知那些人影下得城墻后,竟然活了起來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了敵人營帳,又是砍頭又是放火,叛軍昨夜折騰了一宿,今晚正好呼呼大睡,只聽得殺聲四起火光沖天,令狐潮從睡夢中驚醒,也搞不清有多少敵軍進了營帳,慌亂之中爬起身來就跑。
士兵們自相擁擠踐踏,奪路逃竄,守城士兵乘勝追擊,直把敵人趕出十余里之外。
原來第二天晚上下城墻的,是張巡精選的五百名敢死隊員,敵人誤認為又是草人,所以被殺了個措手不及,大敗而逃。
溫馨感悟:假作真時真亦假,無作有時有還無。
(所屬欄目:< 寓言 >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