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,上初中剛開始學物理的時候,他的物理成績很差,只考了8分。
物理老師找他談話,讓他好好學物理。
學生說我不喜歡就是學不好,老師特別聰明,他告訴這個學生,別的同學都是60分及格,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。
學生一想我隨便劃個勾就能及格,很容易,于是就答應了,結果下次考試考了28分。
雖然28分,老師還是沒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揚他,因為還是不及格的分數。
這個老師很聰明,她讓全班同學把上次的考試成績和這次的成績做一個減法,上次考了90,這次還是90,一減就是0,上次95,這次93,一減就是﹣2,這樣減到最后,就一個同學剩下了20分,就是這個同學。
老師把所有同學兩次考試的分數差寫在黑板上,問了個問題:"哪個同學進步最大?"
全班同學異口同聲說某某,這是一個鐵的事實,因為只有他一個人進步了20分。
這種鼓勵方式不但沒有侮辱色彩,而且有很大激勵色彩,這個學生一下就興奮起來,他想無論我考到48、68、88都是全班進步最大的,我有無數進步的空間。
老師做了件聰明的事情,孩子就覺得有廣闊進步的空間,從此這個孩子就喜歡上了物理,并最終成為了全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。
溫馨感悟:有時候適當鼓勵,會激發無限潛力。
(所屬欄目:< 勵志 >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