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日本大力發展汽車工業,并將美國設定為主要目標市場。
可是,當時日本的汽車生產技術遠遠落后于美國,更何況美國一直是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,底特律汽車城更是揚名天下,日本汽車要想打入美國市場,真是相當困難。
不過,日本人通過調研發現,美國人從前偏愛大型豪華車,現在則對價廉耐用耗油少維修方便的小型車更鐘愛,原因是美國的汽車日漸增多,城市道路日漸擁擠,大型車轉彎停車不易,而且油價高漲,開大型車的成本也更高。
日本人還真是善于乘隙打楔子,針對美國人用車偏好的轉變,日本豐田公司制造了一種小巧價廉維修方便速度快捷,且價格更實惠乘坐更舒適的小型汽車。
這種物美價廉的汽車在美國一上市,就受到了歡迎,日本汽車終于打進了美國市場。
對日本小型汽車的市場攻勢,美國人既未防御也未阻擊,即便是在日本小型汽車在美銷量猛增時,美國人仍在忙于生產大型豪華車,這無疑為日產小型車讓出了市場。
日本汽車業充分利用這一機會擴大戰果,硬是在強手如林的美國汽車市場上分得了一杯羹,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,同時一心想稱雄全球。有一段時間,世界20家最大汽車公司中,日本就占了9家,美國每售出的4輛汽車,就有一輛是日本生產的。
溫馨感悟:日本汽車業今日的成熟與成功,與當年抓住空隙打入美國市場的謀略是分不開的,由此亦可看出,在激烈的商場爭戰中,面對危險被動的局面,如果能抓住可乘之隙充分利用,確實可以改變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處境,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。
(所屬欄目:< 經商 > )